H5游戏开发者容易陷入四种误区,虽不大却能致命

2016-10-06 10:41:00 作者:辰未 来源:未知

一个行业在崛起的过程中,总是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就H5来说,自从被提出之后,在近两年每每提起,虽还未进入行业主流关注的焦点,却也足够另人侧目。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成功率逐渐降低的今天更是如此。今天想就H5聊一聊,当然,在这我们的范围只是讨论H5游戏,而非这项技术。

H5游戏开发者容易陷入四种误区,虽不大却能致命

错觉一:“从手游到H5游戏,行业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画外音:大大大大大大,再大再大再大!!!!夸大它,我才能活下去。

对于游戏行业的开发者来讲,一个新兴的蓝海领域永远是令人兴奋的领域。具体到今天来说,在手游人口红利逐渐停止增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未来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H5游戏,另一个是VR。而相对来讲,VR的发展之路势必更长,中小开发者迫于生存的压力,没有时间再等上5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去等一个行业发展成熟。相比之下H5游戏由于其成熟度要较VR更高,可预见市场前景更显明朗的原因。对于开发者来讲是下一块待开垦的沃土。不少创业者在H5大旗之下热捧这一概念,仿佛它成了中国游戏行业的救世主。

诚然,无论在哪个领域,令行业产生变革的往往不是行业顶端的大公司,而是万花齐放的中小企业以及创新的血液。但就技术的更新换代来说,一是要看这个是不是有革命性的变化,二是看新技术是不是落地。放到H5游戏上,谢成鸿时表达了一个观点:“今天的手游以及H5游戏所涉及的技术变革远不及未来的VR。较之以往来说,H5最大的价值仅仅是解决了游戏的传播性。但就游戏的技术以及游戏性这一本质上来说,仅仅是做出了微调,并没有产生出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做为被一些创业者热捧为未来的H5游戏来说:其实远未达到“颠覆”或者“革命”的高度,与之同时他在脖子上还有一根上吊绳攥在别人手里,到底OK个啥呢?一方面是技术上没有达到颠覆性的级别。在另一方面,H5游戏本身基于其技术而言在整个商业模式中处于何种地位也是问题的关键——拿以往的页游来举例的话,不难发现在2011年火爆一时的页游所盛行的无不是“流量变现”商业模式。在这一模式中,页游本身并非处于核心位置,它仅仅是整个商业模式上下游的一个环节而已。而拿今天的H5游戏来说,尽管确实这一游戏类型依附于微信或者是其它APP拥有较以往的游戏模式更为迅捷的传播手段,但是这种“依附”式的传播使得其在整个游戏规则中话语权多少有所削弱——微信的过20万就屏蔽是个最明显的案例。

但这也绝对不能说H5游戏就全无机会了。事实上从端游到页游再到手游,不变的是内容,变幻的则是平台。正如谢成鸿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游戏行业发展到现在,只是从一个舞台换了另一个舞台。以前我们看京剧在戏园子里看,现在到剧场里面去看,京剧还是京剧,变的是舞台,内容并没有变。”从端游到页游到手游到现在的H5游戏,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变化,换了一个舞台,多了点布景而已。换个角度来说,H5的确是未来可以关注的一个技术风向和领域,但是你非要说它是未来的救世主,这个话就有点过了。

如果说的再绝对一些,就目前的技术与行业环境来看,即使H5游戏能在未来某一个点爆发,它也不可能成为手游的替代者。

错觉二:“H5游戏的爆发要等到市场成熟以后。”

画外音: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事实上,在最近两年的时候。不止一次有开发者或者是发行商在行业的公开会议上提出过:“伴随着市场的成熟,H5的爆款游戏也会涌现。”等等类似于此的话。这样的话一半是鼓励,另一半则是期望。

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的话给了一些CP以错觉,那即是要等到市场成熟以后,再去做H5游戏。其理由是,这时的商业模式更为稳健,市场也相对规范。

面对这种想法,小编想问的是:“行业成熟的标志究竟是什么?”

广义上行业成熟的标志有以下几点:第一,市场上已经拥有较为稳健的商业模式。第二,市场上拥有多家在此领域成功并拥有相当市场占有率的企业。第三,市场的各种行业规范相对稳定。第四,用户拥有较为明确且清晰的需求。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标准似乎并不利于创业。这是因为基于以上四条来讲,他更像是行业发展到中后期格局初显,市场已经出现垄断的红海市场。而并非是人们期望中的蓝海市场,而如果真的哪家CP在这个时间结点里选择进军这一领域,那么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也正因此,成熟市场也许是针对于渠道和发行而言。而对于CP而言,所谓的“成熟市场”往往指的是一块细分领域用户需求已经凸显,且仍处于空白状态的领域。在这方面参照以往的页游、手游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到:在2010因为《傲视天地》、《七雄争霸》、《弹弹堂》等作品的异军突起,使得人们对于页游行业充满关注,并引发了次年针对于页游领域的创业潮。而2013年之所以手游引发创业热潮也是因为在这一年市场上涌现出了包括《我叫MT》、《大掌门》等多款里程碑式的手游产品。但事实上,页游和手游在这两个日子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很久了。而上述这些成功游戏产品的立项恰恰是发生在那个被很多渠道、发行视为是“不成熟”的阶段。由此可见,里程碑的出现有的时候往往与渠道眼中的“成熟市场”无关。

事实上以今天的眼光来回首的话,不难发现行业的成熟恰恰是由几个少数的里程碑式的产品出现而决定的。这其中的顺序应是“出现爆品,引发行业内外关注,人员、资金迅速增加,而后逐渐规范成熟。”并非是所想像的“等行业成熟了,爆款产品才会出现。”这是反过来的。

那么为什么渠道和发行商反复强调“行业成熟”呢?这是因为从渠道与发行商的角度获取利润的角度来说,成熟后的市场尽管已经格局初显,对于中小型的创业者不在是创业的良机。但这一时间点由于成功产品已经大规模涌现,该细分领域的商业模式已经初显,且用户经过多款游戏也已经培育成熟。而渠道或是发行要么有流量,要么有资金,正好用来收割。

基于这个观点,各位CP就明白了吧?市场成熟的确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做为CP,你眼中的成熟市场与渠道眼中的成熟市场其实是两回事。

错觉三:手机页游就是H5游戏

画外音: 你究竟做的是H5游戏还是手机页游?

在H5游戏的概念已经被业内所熟知的情况下,近来业内又对“手机页游”这一概念展开了讨论。谢成鸿表示,其实这两个概念本身都存在一定的问题,H5游戏相对来说更加准确一点,但是H5这一概念距离玩家不易接受,从玩家层面来讲的话,手机页游则更接地气。手机页游按道理来说是跑在浏览器里面的,以《围住神经猫》为例,H5游戏很多的运行载体根本不是浏览器,而是依托APP以及微信等,所以H5游戏不能单纯的视为手机页游。

“H5游戏不太符合原来页游的概念,二者其实都有缺陷,但为了普及的话,手机页游可能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什么是手机页游?通俗来说,其实就是使用H5技术,基于浏览器而运行的联网游戏。而这与之前同样使用H5技术,但是独立封包成为APP,运行在微信中的《围住神经猫》形成了鲜明对比。而手机页游之所以被视为拥有更大的机会,这是因为其本身类似于昔日的页游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器直接打开进行游玩。而在手机终端,这等于是直接绕开了App Store或者是现有的Android渠道。在现有的秩序下撕开了一个口子让用户进入,一旦成功,行业秩序也许会再度发生变化。

但问题在于,从现状来看手机页游离爆发似乎还有一点时间。究其原因,第一,是技术上的问题,当然这是个小问题;第二,更为主要的是在分发的具体价值上,他是否能够达到渠道的心里预期则是一个疑问。谢成鸿算了一笔帐:“假设一个年收入为一百亿的行业算一个基本成熟的市场,而大型H5游戏目前的ARPU是1块钱。那么为了完成这个一年100亿的KPI目标渠道需要为其导入至少100亿用户。而这100亿用户用来干别的也许变现的价值高多了——至少在当前的移动游戏领域,更高的ARPU值使得这100亿的年收入明显更好实现,价值也更大。

也正因此,谢成鸿认为当前H5游戏从业者的工作重心是把ARPU值从平均1块钱提高到2块至3块钱。如果能够达到临界点2块钱的情况下,那么即意味着100亿的目标只需要至少50亿的分发用户。这也即意味着分摊下来每月4亿的月分发量。坦白的来讲,这个数字并非难以达到。如谢成鸿就拿《围住神经猫》来举例说这款产品仅3天就破2亿点击。但回到本话题来说,有两个明显的问题:

第一,《围住神经猫》是一部轻度游戏,这类游戏本身就易于传播。而当游戏由《围住神经猫》变成了类似于《神仙道》这样的拥有一定上手难度的大型页游,传播介质由微信变成了手机浏览器。其传播效果还有多大?

第二,《围住神经猫》是一部典型的爆款产品。这样的产品本就可遇而不可求。但问题在于这样的产品也拥有严格意义上的生命周期。3天破2亿的点击确实很了不起,但结合工信部2014年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8.75亿的数据来看。尽管还有上升空间,但是总用户盘子摆在那。更何况,谁也不敢说自己就是下一个《围住神经猫》。

也正因此,就这个问题来说。你要做手机页游当然是可以的,这也的确是未来值得关注的一个焦点。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领域何时爆发?H5游戏不是手机页游,相对于前者手机页游的传播性可能要更弱一些。而这个问题,恐怕是每个CP都要想清楚的。

错觉之四,“大型H5游戏是未来,但还不如做小游戏能赚钱。”

画外音:我做不了大型H5游戏,现在也没人能做到。做点小游戏吧。

不得不说,“我得不到,也不让别人得到”至今依然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放在移动游戏领域也是一样。在一个爆发性的行业中,出于种种原因,CP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视野——自己做不到,也不相信别人能做到,甚至不能让人做到。正如都梁在《血色浪漫》一书中写到的“这帮农民吃过的最好的食物是酸汤水饺,所以他们就认为酸汤水饺是天下最美味的食物。如果有任何人挑战这项规则的话,他们就统统认为“这厮没见过世面。”

见没见过世面不在本文讨论范畴之内,历史的轮迹来看,新的行业发展壮大依旧会按照历史的轨迹走。具体到目前反对大型H5游戏的开发者有两种:一种是技术上达不到,不能做大型H5游戏;另一种是基于对现状的分析,觉得现在这样过得挺好,就不想转变。而造成这种情况有两点原因:第一,渠道的总盘子量有限,远远无法支撑起H5游戏作为一个大型游戏行业发展;第二,CP整体的技术实力还达不到能够驾驭H5大型游戏的程度,从团队的规模到产品的特色都还达不到能够引爆市场的水准。

但问题在于,作为CP来讲最忌讳的是不以发展的角度看市场,市场上没有,不代表没有人做技术储备。丁磊当年做《天下2》这款游戏2009年才上线,而最初立项进行技术储备的是2001年,当然,H5大型游戏的出现绝对用不了8年之久。应该看到的是大型游戏的出现取决于两点:一是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与前进;二则是用户的需求和商业模式的需求。抛开情怀和理想不谈,扎根现实土壤不难发现一个领域的发展和成熟依赖于商业上的发展。但如今在国内市场,手游行业从蓝海杀入红海,到垂直领域的厮杀,小游戏已经很难满足商业模式的盈利诉求。而从这个角度而言,大型H5游戏也就承担起了带动行业商业发展的重责。

谢成鸿以其研发的大型H5游戏《猎刃》为例,《猎刃》达到了25.5%的次登率,和H5小游戏在数据方面区别不大,而这也让H5大型游戏在技术层面、代码层面以及玩家习惯方面给渠道和CP带来了信心。“从这个角度来说,已经充分证明了大型的重度的H5游戏对于玩家的吸引力和接受度。”

写在最后

当下,眼花缭乱的概念吸引了无数业内从业者的眼光,在这个行业里,很多人都抢着发声,但不是谁的声音大谁就是老大,很多人是自愿披上皇帝的新衣,在没看清H5究竟能有怎样的一番前景之前,说着很多自欺欺人的话,其实这并不可怕,最可怕的莫过于开发者即便意识到症结所在,却依旧选择随波逐流。这完全是莫里哀的《无病呻吟》中“有的人死于他们所服下的药而不是病”的现实写照。

商业化是推动一个行业的必要因素,行业应该向前看,而更现实的是,还要向钱看。不必羞赧,如果你真的想透了这些问题,也许你会真的随着这个行业一起成长,然后收获属于你的果实。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应用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传奇推荐